近日,陕西省教育厅、财政厅公布了2015年度“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”认定结果,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牵头组建的“陕西集成电路与微纳器件协同创新中心”正式通过认定,成为继“高功率半导体器件和固态照明协同创新中心”、“大数据智能感知与计算协同创新中心”之后,我校的第三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,充分彰显了我校的办学实力和科研水平,进一步拓展了我校的协同创新平台。
2015年11月-2016年2月,省教育厅、财政厅按照《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暂行办法》组织开展了第二批“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”的认定工作,经过形式审查、专家评审和领导小组审定三个环节,有6个协同创新中心通过认定。至此,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已达28个。
集成电路被喻为一个国家的“工业粮食”和国防现代化的“电子血液”。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,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、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。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攻坚期,我省也正在加快发展半导体产业。为了应对国家急需,服务于我省集成电路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,我校联合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西安产业化基地、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和企业共同发起组建“陕西集成电路与微纳器件协同创新中心”,并于2014年11月22日在西电挂牌成立。
“陕西集成电路与微纳器件协同创新中心”遵循“高校-产业-高校”的机制,以“人才-学科-科研”循环促进为基本模式,以陕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需求为导向,结合新能源汽车、智能电网等陕西省优势产业群,以半导体存储器、半导体功率器件等产品群为目标成立四个二级创新中心,实现资源共享、责任共担、协同创新。中心重点开展了半导体存储器、微处理器及系统芯片、绿色功率集成电路与功率器件、导航终端集成电路及系统等四方面的协同创新,将逐步有序的解决所面临的主要科学技术问题,通过资源和创新成果的共享机制,实现高校与企业在统一目标下创新要素的有效汇聚和整合,从而推动陕西省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。
序号 |
中心名称 |
牵头高校 |
类型 |
1 |
陕西集成电路与微纳器件协同创新中心 |
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|
区域发展 |
2 |
西部生态环境协同创新中心 |
西安理工大学 |
区域发展 |
3 |
陕西通用飞机协同创新中心 |
西北工业大学 |
区域发展 |
4 |
航天动力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|
西北工业大学 |
行业产业 |
5 |
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|
西安石油大学 |
行业产业 |
6 |
片上系统协同创新中心 |
西安邮电大学 |
行业产业 |